谨慎对待归化政策:双向选择的必要性与反思
1月13日讯 针对当前归化球员的选择,北青体育发文提出建议,强调在归化球员的选拔上必须更加谨慎,不应仅为了归化而进行简单操作。对于中国足协和国足而言,仅锁定潜在的归化目标显然是不够的。
一方面,即使有俱乐部愿意“为国养仕”,将部分具备一定能力的外援纳入国家队,但我们仍需全面考量这些球员自身是否优于同位置本土球员。例如,已经被归化的山东泰山球员德尔加多,在过去几个赛季中几乎没有获得主力机会,他又如何能帮助到国家队呢?
对比之下,中国男足在18强赛中与印尼队交手时发现,其所有归化国脚均来自海外俱乐部,而大多数中国男足球员则主要来源于中超联赛。在去年10月客战中国队时,印尼首发阵容中的十名成员都是归化球员,其中包括已成为意甲威尼斯绝对主力的伊泽斯、效力荷甲球队希尔格斯及海耶等人,以及边锋奥拉特曼戈恩,他们都活跃于比利时甲级联赛。这些即便未必是各自球队主力,却能够接受更高水平职业联赛锻炼,从而提升比赛阅读能力和身体对抗素质,这无疑优于国内职篮。而这一切也可以通过武磊从西班牙人回到国内后持续表现出色来证明他所经历过较高竞技水准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在挑选年轻潜在留洋华裔作为可能的人才引进对象时,中国男足同样面临局限性。例如,以前曾有人提起天乐、高宇洋、杨瑞安以及郑泽彦等年轻华裔候选人的名字,但相关传闻往往停留在想象层面。其中生于2003年的中场天乐,目前正是在阿贾克斯担任轮换主力,并且拥有5/8华人血统,有着被邀请加入国家队的一定可行条件。然而,该名小将在去年已入选了荷兰U21参加欧青赛事集训并表示希望代表荷兰参战。此外,如杨瑞安(荷兰籍)及郑泽彦(挪威籍)的情况类似。他们普遍倾向参与欧洲竞争激烈程度更高、职业发展空间更多的平台。
总体来看,引进合适的新兴人才实际上是一项双向选择过程,无论是对于国足还是这些运动者来说,都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的发展契机。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超级联赛出现金元退潮现象,因此吸引优秀外国或华裔运动員变得愈发困难。从这个角度分析,各方不该盲目追求所谓"归化",反而要以更加审慎态度去评估每一个潜在人选,为未来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