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都是景德镇最有名还是德化最有名?,中国瓷都是景德镇最有名还是德化最有名?
中国瓷都是景德镇最有名还是德化最有名?
在声誉方面,德化的知名度确实不及景德镇。然而,德化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已经领先于景德镇。
“民窑”与“官窑”:德化与景德镇的较量
编者按: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暨美术陶瓷行业研讨会近日在瓷都德化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在会上指出,工艺美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而工艺美术陶瓷则是这种特色商品的体现。会议有来自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江苏宜兴、湖南醴陵等多个著名陶瓷产区的代表出席。会后,早报记者对与会人士进行了采访,以德化和景德镇为例,探讨陶瓷工业的市场与文化现状。
德化县委书记许昆贞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德化有超1100家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去年,全县陶瓷产值达53.1亿元,其中出口近50亿元。德化作为新兴的“中国瓷都”,这些数据与曾经的老瓷都景德镇相比,首先让人联想到景德镇。然而,景德镇的出口额去年不足10亿元,不到德化的五分之一。
日用瓷与艺术品之间的较量
在泉州新门街的一家由景德镇人开设的瓷器店里,记者见到了店主陈平科。
这家店占据了整整两层,店内展示了许多艺术瓷器,如人高的大花瓶和直径超过一米的大瓷盘。陈平科表示,泉州的市场主要依赖于景德镇的特色产品,而日用瓷器方面,德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
全国各地也有人前来售瓷,许多景德镇的下岗工人通过此途谋生。近几年,景德镇政府和民间不断组织展销团,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如欧洲、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地,泉州人对于这几次展销团或许还有所印象。
景德镇一直以陶瓷为主业,早期各大国营瓷厂各有所长,如建国瓷厂专注花瓶,光明瓷厂以青花瓷闻名,东风则以日用瓷著称。
精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得以发扬。老陈提到,为了一些重要的客人与领导,工厂会安排”技术科“和”实验组“来制作特色瓷器,这里的工艺大师们常常创造出被视为精品的礼品瓷器。
近年来,由于众多陶瓷师傅和艺术家选择自立门户,开设自己的小作坊,景德镇的瓷器产品在种类和造型上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精品逐渐从“官窑”走向民间。
“民窑”与“官窑”的不同发展路径
德化第五瓷厂的厂长温克仁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德化和景德镇的发展轨迹恰恰相反。德化的瓷窑始于“民窑”,从民间手工作坊的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而景德镇则因政府重视,自古以来“官窑”占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其家庭作坊数量也随之增加。
德化新当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柯宏荣指出,从人才和设备来看,德化的基础相比于国内任何陶瓷产区仍然不足,甚至连湖南醴陵也不如,更别提景德镇了。
回顾上世纪50年代,景德镇有十几个大型国营瓷厂,像东风、艺术、建国、光明等,但这些国营陶瓷厂在三四年前几乎全部解体,部分厂房已经出让,新建的厂名早已不再被人记起。
景德镇曾拥有数十万陶瓷工人,这是他们巨大的财富。但走出工厂的工匠如今纷纷开起自己的家庭作坊,大多选择或合伙或独立承包原来的国营厂,也有人自己购买厂房来制作陶瓷,而主要产品自然是景德镇的传统特色——陈设陶瓷。
就规模而言,如今景德镇的家庭作坊通常只有一二十个工人,多的也不过四五十个,这有点像八九十年代的德化。设想当年的国企如光明瓷厂光退休工人就有3000多人。
而在德化,情况似乎相反。德化的民营瓷厂最初起步于家庭工坊,起家时规模不大,而如今的德化大型瓷厂如佳美公司,则拥有近7000名员工,预计到2005年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
北京赛车与野马所不同之处
陈平科正是景德镇的一位老瓷工。他介绍说,他在东风瓷厂工作了20年,1975年进厂,一直干到1995年下岗。起初他担任烧炼工,后来转到供应科。从1975年的每月18元工资,涨至1995年的每月200多元,而他目前的下岗补贴则为每月167元,此外,还有十年的养老保险及医疗卡。在景德镇,像陈平科这样的下岗工人比比皆是,前两年景德镇市有约6万陶瓷工人,市政府当时的计划是“下2万,退2万,留2万”。而德化的一些企业则表示,很多景德镇的陶瓷人才已转移到德化,德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设计人才的月薪多为上万元,一般工人的月薪也在800元左右。
这造成员工与老板间的收入差距不仅仅存在于员工,也在于老板之间。陈平科谈到,如今一些赚了钱的景德镇作坊老板开始买车,但普遍档次不高,属于“家轿系列”,一辆车多在10万上下,而景德镇的小老板们若能有一辆“夏利”也算风光,若是能上“本田”那更是天花板,这和德化老板开的“奔驰”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陈平科非常肯定地表示:“景德镇没有资产上亿的大老板,几百万的老板就算不错。”
事实上,还有很多景德镇的陶瓷工人通过贩售瓷器切入销售领域。那些没有自己作坊的工人便从乡亲的作坊中接手,贩卖瓷器走向全国。前国有企业时所拥有的安全感已不复存在,做生意虽然有风险,但那些在外谋生的瓷器贩子中的一些人赚了,许多人却也赔了,每个行业皆有其喜与悲。瓷器本为娇贵物,出行前需要将其包装好,而即便如此,许多瓷器仍难以幸免常遭破损。即便生意兴隆的瓷器贩子也难以做出德化企业的规模性生意,年收入能到账几万至几十万已是不错,而想要月收入过百万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记者的观察
德化陶瓷界人士也认可,虽说德化的名声不如景德镇,但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德化确实已经走到了前列。目前德化既有规模化的现代企业,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陶瓷贸易网络,产业优势非常明显。
德化陶瓷的迅速崛起是近20年的事情,八十年代,德化的陶瓷产值仅有2000万元。但就是在那个阶段,德化的民营陶瓷作坊开始兴起,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德化的瓷器已经迥然不同。在陶瓷文化上,德化之所以能够超越景德镇,是因为其建设的体制优势。目前景德镇瓷厂皆为国有企业,而德化瓷厂则大多为民营企业。
日本铁壶十大名牌
日本铁壶的十大名牌分别是:容山堂、三勤堂、渡和堂、九土、唐丰、龟寿堂、龙颜堂、伊藤松秀、山本堂、龙善堂。
1. 容山堂
容山堂为上海茗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创立时秉承“溪声月色,匠心造物”的理念,倾力打造高品质商品以及具有东方美学的独特生活场景。
2. 三勤堂
三勤堂成立于2013年,隶属于景德镇市三勤堂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茶具、陶器工艺品以及餐具、咖啡具等产品的专业生产,具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3. 渡和堂
品牌以“天地人和,颐养身心”为定位,融入《黄帝内经》理念,旨在以和谐的方式滋养身体。
4. 九土
九土品牌隶属于景德镇九土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经营禅茶器、食器、设计师杯、咖啡具等。
5. 唐丰
唐丰创立于2010年,位于“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坚持走中高端路线,主打百年黑檀茶具,现已全面覆盖主流电商平台的互联网茶具领导品牌。
6. 龟寿堂
龟寿堂源自江户时代,注重铁壶原材料的选择,采用南部地区产的优质铁矿打造每一把提梁,确保造型与气韵的完美结合。
7. 龙颜堂
龙颜堂的主力产品包括:纯手工铸铁壶、泡茶电磁炉、铜钮、僧帽壶、生铁壶等茶具。
8. 伊藤松秀
伊藤松秀是日本茶壶的知名品牌,主营日本茶壶及各类茶用器皿。
9. 山本堂
山本堂则专注于茶水及饮酒器皿的生产。
10. 龙善堂
作为古日本茶壶中的著名品牌,龙善堂主营茶杯器皿等产品。
中国有哪些有名气的瓷器?
中国被誉为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创造与文化遗产。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同时在英文中,“瓷器”与“China”同义。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便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但因工艺尚显粗糙,故称之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来源于陶器,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代,各大名瓷和名窑已遍布全国。而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中汝窑和官窑尤为知名。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其青花瓷在元代时期就已成为瓷器的代表,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美誉。青花瓷以其清雅的蓝白纹饰而备受青睐,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此同时,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也随着时代流传下去,而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各具特色,精美绝伦。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同时“瓷器”与“China”这两个词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表明了中国瓷器的精美和独特,乃是中华文化的象征。高级瓷器由于工艺含金量高,一直以来也受到古代皇室的喜爱与珍藏,作为奢侈品的瓷器通过多种贸易渠道散布于各国,古代瓷器的一些稀世珍品也成为了众多收藏家的珍藏对象。古代瓷器在拍卖时能达天价,而一些国宝级瓷器却未必能够留在中国,欧美人士在结婚时更特别喜欢赠送高级的瓷器茶具。
瓷器的产地分类如下:
1. 越窑
此名最早出现在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中,是对古越地区青瓷窑场的总称。越窑自汉代起形成,至北宋中叶逐渐衰退。以青瓷著称,质量相当上乘。
2. 邢窑
位于河北内丘一带,唐代隶属于邢州,主要生产白瓷,以质地细腻和釉色洁白著称,曾是御用瓷器,与越窑齐名。
3.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河南宝丰,以天青釉为主。是古代第一个官窑,釉面多开片、胎骨较薄。
4.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旨在烧制红釉,同时也能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在烧制各种艺术瓷器。
5.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河北曲阳,最初以白瓷闻名,后来创制的“芒口”式陶器备受喜爱。
6. 南宋官窑
南渡时设立的专烧宫廷用瓷,前期位于龙泉,后期则在杭州,以薄胎、黑灰釉著称。
7. 哥窑
以釉色数量和开片特征显著闻名,遗址至今仍未被发现,但存在于文献中的不少哥窑瓷器成为重要的实物文化遗产。
8. 建窑
位于福建建阳,早期生产青瓷,后以兔毫纹黑釉茶盏闻名,成为日本茶道的重要品类。
9. 景德镇窑
位于江西景德镇,是瓷器生产的重要城市,早期以青瓷、白瓷为主,逐渐发展为全国的中心,明代时以青花瓷闻名,成为世界陶瓷的翘楚。
10. 宜兴窑
位于江苏宜兴,早在汉晋便开始烧制青瓷,后来则以紫砂壶闻名,成为茶文化的重要一环。
11. 德化窑
德化的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手工艺独特,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德化瓷以乳白色著称,十分受欢迎,流传至海内外。
茶具介绍
茶具,古代也称茶器或茗器,最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茶具”的一词在汉代辞赋家王褒的作品《憧约》中首次提到。到了唐代,“茶具”可见于许多诗作之中,表明茶具已经成为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等饮茶器具,而在历史上,茶具的指代范围要广得多。唐代的诗词中,茶具的种类繁多,包含制茶、盛茶、沟铺等器具,诸如“茶灶”、“茶炉”、“茶焖”和“茶桶”等名字均有提及。
唐代饮茶盛行,古人多用茶灶煮水,到了宋代,由于饮茶文化的深入和发展,铜制茶具开始流行。另外,茶壶、茶杯这类器具的使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保留习惯。
随后,优质的器皿如紫砂壶、浮雕茶壶等则因其特性而愈加受到大众喜爱。随着历史的前进与科技的发展,茶具的材质与制作工艺都逐步提高。
在探讨茶具的分类与发展时,不同材质的茶具各具特色——金属茶具、木鱼石茶具、竹木茶具等,皆在茶文化传承与发扬中占有一席之地。
泉州有哪些小众景点值得一去?
泉州,这座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城市,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著名的开元寺、清净寺等知名景点外,泉州还有许多小众景点同样值得一游。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小众景点:
西街:西街是泉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保留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商铺。漫步在石板路上,可以看到古厝、手工艺品店、传统小吃店等,感受泉州的传统生活方式。
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中心,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公园。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亭台楼阁,环境幽静,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临漳门城楼:作为古城泉州的四大城门之一,临漳门城楼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虽然现在只剩下遗址,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雄伟。
洛阳桥:位于泉州东部,是一座古代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之一。桥上雕刻精美,是研究宋代桥梁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草庵摩崖石刻:位于泉州市区北部的清源山中,这里有大量宋元时期的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对于喜欢书法和石刻艺术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天后宫:虽然泉州的天后宫不如厦门的那么出名,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宫内供奉着海神妈祖,是了解福建沿海地区妈祖信仰的好去处。
南少林寺:位于泉州市区
中国瓷都是景德镇最有名还是德化最有名?
从名声上看,德化还是不及景德镇,但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上,德化已经走在了前面。
“民窑”与“官窑”——德化和景德镇的较量
编者按:近期在瓷都德化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暨美术陶瓷行业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指出,工艺美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工艺美术陶瓷是一种特色商品。会上,来自各大陶瓷产区的代表们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德化县委书记许昆贞在研讨会上提到,德化现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超8万人,去年的陶瓷产值达53.1亿元,其中接近50亿元为出口。这些数据让人想起了老瓷都江西的景德镇。虽然景德镇的知名度更高,但去年其出口额不足10亿元,不及德化的1/5。
日用瓷与艺术品
在泉州新门街,记者发现一家由江西景德镇人开的瓷器店,店主陈平科提到,泉州的德化在日用瓷器上已经做得很好,景德镇的特色主要在艺术瓷上。
老瓷都景德镇,一直以来陶瓷都是主打产业。按照当时的计划经济,各大国营瓷厂有各自的分工。老陈强调,政府和民间的展销团活动让景德镇的瓷器走向国内外市场,大大提高了知名度。
尽管近年来很多陶瓷大师创办了自己的作坊,景德镇的瓷器品种和造型更加多样化,精品逐渐从“官窑”走向民间。
德化的“民窑”历程则正好相反。德化的瓷窑从民间手工作坊起步,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产业,而景德镇因为政府的重视,自古以来就以“官窑”为主。
德化新当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柯宏荣指出,从人才和设备角度看,德化和其他产区相比仍有差距。回顾上世纪50年代,景德镇的国营瓷厂一度拥有数十万工人,但如今已被家庭作坊所取代,生产形式有所转变。
对于景德镇家庭作坊的规模,通常只有一二十个工人,而大厂则多在几百人以上。相较之下,德化的大瓷厂已具备了现代化的生产规模和高效的人力资源。
陈平科的叙述揭示了当今景德镇瓷器市场的惨淡情况,许多下岗工人依靠贩瓷谋生,但与德化的瓷器企业相比仍显微弱。
记者手记:德化瓷的体制优势展现出其在陶瓷产业上的飞速发展。如今德化不仅有规模化现代企业,还有发达的陶瓷贸易,其产业优势正在不断扩大。
德化陶瓷行业的崛起是近20年间的结果,从80年代年产值不足2000万元,到如今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德化的民营瓷厂以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在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近年来水泥、金属等新材料应用于茶具的制作,构成了新的市场格局,尤其是德化瓷器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其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正在增强。